中新网呼和浩特12月6日电 (记者 李爱平)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厅长郭占江6日对外表示,内蒙古羊杂年产量达30多万吨,居全国首位。
郭占江透露,作为中国畜牧业大区,内蒙古肉羊年出栏量达6000多万只,羊杂年产量达30多万吨,均居全国首位。在日前召开的内蒙古羊杂品牌发布会上,内蒙古农牧厅为48家羊杂企业代表授牌,全国200家门店成为内蒙古羊杂品牌授权店。
图为蜚声国内外的内蒙古羊杂汤。王国英供图
郭占江认为,内蒙古羊杂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,每年外销羊杂原材料近24万吨。内蒙古羊杂产业发展潜力巨大,如果全部实现就地加工转化,年产值将从现在的80亿元提高到500亿元。
业界人士表示,内蒙古须加快发展羊杂产业,让内蒙古羊杂温暖国人胃、飘香千万家。建议在区外开设羊杂营销旗舰店等企业。(完)
中新网郑州12月6日电 (王宇)12月6日,以“5G变革共绘未来”为主题的2023世界5G大会在河南郑州开幕。开幕式上公布了“5G十大应用案例”,涵盖农业、工业、医疗、金融、教育、交通、文旅等多个领域。
2023世界5G大会为“5G十大应用案例”颁发证书。 韩章云 摄
“5G十大应用案例”分别为:
山东电力5G规模化应用工程、“数”说纺织——福建金源纺织5G智慧工厂项目、5G全连接工厂助力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、塑造“中国式现代化”城市治理样板的5G最优解、天地一体、通导融合——“5G+北斗”助力交通测绘高精度定位、5G+融合定位赋能三一重能数智化转型项目、5G融合定位超视距AMR注入制造强国新动力、迈向5G船舶制造新时代的江南造船厂、中国平煤神马5G+煤炭绿色安全开发、基于5G风筝型专网的全链零碳智慧工厂。
当日,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开幕式上表示,“5G十大应用案例”推选活动旨在打造典型垂直行业规模性示范应用和标杆项目,推广5G与行业深度融合、创新共赢的应用案例。它们是运用5G等先进数字技术服务生产生活、降本增效、解决产业数字化痛点问题、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优秀成果。
据了解,世界5G大会每年都会推出“5G十大应用案例”,今年评选活动共收到来自29个省份及重点企业推选的400个优秀项目,根据项目的科技创新性、国际国内领先性、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标准评选而出。(完)